“一对一”就业帮扶有温度 兜牢退捕渔民民生底线
史洪伟,年龄53岁,长江“十年禁渔”前曾是专业渔民。长江禁捕之后安置为通州区公益性岗位长江护鱼员,目前已在此岗位上工作4年。放下旧渔网,端起“新饭碗”,他是区人社部门做好保民生、稳就业工作,确保退捕禁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的一个有力缩影。
精准服务,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充分利用退捕渔民建档立卡工作基础,用好省人社一体化平台退捕渔民信息化管理,对全区现有159名退捕渔民的转产就业、培训需求和社会保障情况进行全程动态跟踪。定期核实、动态更新渔民转产就业、社会保障等信息,让有劳动能力的退捕渔民“有事做、有钱挣”,确保帮扶有就业意愿未就业人员动态清零,让每位渔民“上岸”有出路。
加大宣传,确保政策广泛落实。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通州区人力资源市场、五接镇为民服务中心的人社基层服务窗口重点收集针对退捕渔民的岗位信息,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我区长江退捕渔民推荐岗位信息,提供职业指导。面向退捕渔民常态化开展“1113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讲、1次就业指导、1次职业培训和3次职业介绍)。
加强培训,促进就业技能提升。了解渔民现有技能情况,根据其近阶段最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集中开展职业培训。加强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和生计状况动态监测,全面完善退捕渔民台账,做到“四清”,即就业状况“清”,就业地点“清”,帮扶记录“清”,帮扶需求“清”;及时了解退捕渔民养老保险参保续保状态,督促相关镇村做好长期续保缴费,持续推进退捕渔民应保尽保。
上一条:就失业服务窗口:用心为民办实事
下一条:区人社局“免费送”创业培训入校园